近,汽车圈里“零公里二手车”这个词火了,听起来新鲜,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猫腻。一些车企为了冲销量,将新车直接过户给经销商,摇身一变成了“二手车”,再以低价流入市场。这种“左手倒右手”的戏码,不仅扭曲了市场数据,还让消费者蒙受损失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套路深,消费者要小心!
首先,这种车虽然里程数低,但已经过户,享受不了新车应有的质保和售后服务。例如,一些新能源车企规定,只有首任车主才能享受终身质保,而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已经过户,消费者权益受损。
其次,这种车的保值率也远低于正常二手车。因为其“二手”属性名不副实,一旦转手,价格会比常规二手车低20%以上,消费者看似省钱,实则可能承担更高的长期用车成本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背后的灰色产业链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出现,是车企、经销商和二手车平台“数据合谋”的结果。
车企:通过这种方式美化财报,提前确认收入,制造虚假繁荣。
经销商:规避考核压力,完成销量指标,拿到厂家返利。
二手车平台:赚取差价,形成庞大的地下流通网络。
更令人愤慨的是,一些企业甚至利用国家补贴进行欺诈。例如,二手车商与车企勾结,报废车手续,为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套上补贴的帽子,从中牟取暴利。
监管出手,规范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市场
针对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,商务部已经召开座谈会,明确将规范其流通,并引导二手车出口合规化。未来可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:
强化车辆登记信息溯源,要求车企申报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来源及流向。
严格审核置换补贴申请,杜绝“虚假报废”套取资金。
建立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,打击“新车套壳出口”行为。
消费者如何避免掉入“零公里二手车”陷阱?
核查车辆登记信息,避免买到库存超1年的“高龄车”。
明确质保条款,要求车商书面承诺享受与新车同等的售后服务。
尽量通过正规4S店或大型二手车平台购买,降低权属风险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扭曲了市场数据,扰乱了市场秩序。监管部门已经出手,相信未来市场会更加规范,消费者购车会更加安心。
#汽车资讯#
臻牛所配资-股票配资正规平台排名-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-股票配资佣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